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,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考点,但很少有人知道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,特此对班杜拉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做一个总结,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能够有所帮助!
一、考情介绍
在教师招聘考试中,班杜拉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以客观题考查为主,考生需要对这五种效应理解到位,容易出理解性题目。
二、知识点解释
班杜拉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包括习得效应、抑制效应与去抑制效应、反应促进效应、刺激指向效应和情绪唤醒效应。
(一)习得效应
习得效应是指通过观察习得新的技能和行为模式。例如,儿童的语言就是一种通过模仿习得的技能。父母使用文明语言,其子女习得文明语言;父母使用不文明语言,其子女经常使用不文明语言。
(二)抑制效应与去抑制效应
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不良(或良好)行为受到社会谴责,观察者会暂时抑制受到谴责的不良(或良好)行为。去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不良行为未受到应有的惩处,其原本受到抑制的不良行为重新发作。
例如,一名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进入一个班风很好、纪律严明的班级集体,在周围同学良好表现的耳濡目染之下,该生的不良行为方式很可能暂时受到抑制。由于他的恶习一时难以完全消除,他一离开班集体,进入他自己原先的小圈子,不良习气又重新发作。这就是不良行为的抑制与去抑制现象。相反,一名表现很好的敢于批评不良习气的学生进入一个班风不好、纪律很差的班级,其原先的良好行为方式也可能暂时被抑制。久而久之,由于受到不良行为的耳濡目染,好的行为习惯消退,继而习得不良行为的方式。
(三)反应促进效应
反应促进效应是指通过观察促进新的学习或加强原先习得的行为。例如,在体育课上有些学生胆小,不敢做一些危险的动作。这时教师让某个胆大的学生先示范。胆小的学生看到该动作他人能做,胆子也大起来,认为自己也能做,从而促进新的行为的学习。反应促进也指原先习得行为的加强。例如,见人打招呼”原本是某儿童已习得的行为,但有时却不能表现出来。若看到其他儿童和成人都能表现这样的行为并受到赞扬,该儿童见人打招呼的礼貌行为方式会得到加强并重新表现出来。
(四)刺激指向效应
刺激指向效应是指通过观察榜样行为,观察者将自己的注意指向特定的刺激。在班杜拉的实验中,看到榜样用木槌击打布娃娃的儿童与未看到这种行为的儿童相比,不但模仿这种攻击行为,而且更多地将木槌用到其他情境。
(五)情绪唤醒效应
情绪唤醒效应是指看到榜样表达的情感,在观察者身上容易唤起类似的情感。例如,在语文课上教师通过表情朗读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感,在学生身上可以唤起类似的情感。人们在观察电影、电视剧或舞台戏剧时,看到剧情中人物的不同命运,自己常常情不自禁地表现出与剧中人物相同的喜怒哀乐的情感。
以上就是对班杜拉的观察学习五种效应的相关知识的总结,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能够有所帮助!
-
4496人浏览丨12-20
-
866人浏览丨12-20
-
791人浏览丨12-20